寻梦中国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因材施教学生作品展

10月15日上午,以“寻梦中国”为主题的第三届清华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因材施教学生美术创作作品展在清华大学善斋开幕。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艾四林、副院长肖贵清、院党委副书记舒文等出席并先后讲话,来自马院的教师和学生代表也先后发言。马克思主义学院部分师生出席了开幕式。

马克思主义学院“因材施教”活动到目前已进行了三年,并先后举办了《百年印像》、《人间正道》和《寻梦中国》学生作品展。

2013年,华表老师继续进行了“因材施教”教学的实践和探索,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开展“研读历史、寻梦中国”教学活动,举办《寻梦中国》学生作品展。“以青春的力量践行中国梦。让青春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两百余名清华学生经过十六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学习,围绕中国近现代历史,着力探求近代中国发展路径,体会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大众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艰辛历程,深切认识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并且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因材施教,是一项系统的教学工程。它要求教师针对学生的志向、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根据时代的要求,设计出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形式。在这个学年的教学活动中,我们有意地引导同学们发散思维,顺着自己的才情,主动发掘自我,努力实现个人的梦想,并把个人的梦想与国家、民族、人民结为一体。人生如船,梦想是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个人的奋斗离不开国家,离不开国家梦的实现。而国家梦的实现,特别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又有赖于每一个人的努力和奋斗。所以,我们要最大限度地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发挥出来。让每个人在“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的历史逻辑中梦想成真。

(供稿:华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