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成功举办第二届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论坛
在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活跃着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是清华大学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修基地的访问学员们,还有艾四林青年教师研修工作室的成员们。2013上半年,在艾四林院长的亲自领导和工作室成员的精心组织下,成功举办了首届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论坛,围绕“MOOC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话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2013年11月29日下午,学员们再次来到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参加了第二届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论坛。
本次论坛遵循“以文赴会”的参会原则,讨论的主题是“中国梦:理论与实践”。会议分三个专题进行:中国梦的国际视野和理论解读、中国梦的实践解读、中国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来自21所北京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访问学员和艾四林工作室成员分别介绍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中国地质大学的刘武根、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于昆从国际视野阐述了中国梦带来的世界影响。北京理工大学的刘左元、北京科技大学的李红梅对中国梦进行了中俄、中美之间的国际比较。北京体育大学的李红霞、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胡飒和北京建筑大学的张溢木分别对中国梦进行了经典马克思主义解读、历史唯物主义解读和集体主义内涵解读。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的罗道全阐述了中国梦与“三个自信”的关系,中央财经大学的谢玉进对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国梦,特别是洋务运动时期的科技梦进行了分析。中国人民大学的宋友文、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李谧、北京邮电大学的李全喜、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贺学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万姿姿和北京警察学院的崔晖等学员从实践层面对中国梦与社会建设、民生幸福、人民观、群众路线等问题展开了讨论。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的周颖、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的贾雪丽、中国农业大学的赵少华、北京农学院的张子睿、北方工业大学的李志强和中国石油大学的白春阳围绕中国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探讨。最后,清华大学艾四林院长做了总结性发言,他对与会学员积极参与学术讨论活动的态度表示了肯定,同时对“中国梦”问题的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要抓住中国梦的中国特点,阐明其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国情条件,二是要遵循世界文明的主流,阐明其对世界文明的贡献,特别是对世界社会主义的影响,三是要谨记习总书记的“三个切记”,切记把“中国梦”概念化、固化和庸俗化,最后表示将提供结集出书方面的支持,与会学员深受鼓舞,对艾院长给予进修学员们的培养和支持表示了由衷的感谢。会议在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办公室主任张静老师的精心安排和李红霞、贺学琴、李志强三位学员的主持下,进行有序,讨论热烈。
清华大学德育研究中心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修基地一年两次为进修学员举办的学术论坛是一个交流学术思想和教学经验、提升科研能力的极好平台,是学院领导重视北京高校思政课教师进修工作、关心青年思政课教师成长的最好体现,吸引了很多热心研究的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学员们深感来到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进修访学是件幸事。
(供稿:院综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