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东城区教育系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通讯员:宋志浩、车宗凯)5月7日,“关键课程,培根铸魂”东城区教育系统党史学习教育推进会暨与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战略合作推进会在北京市广渠门中学举办。中共北京市委教工委副书记狄涛,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艾四林,中共东城区委副书记、统战部部长汤钦飞,北京市教科院基教研中心等有关专家以及东城各中小学代表出席会议。
(活动现场)
(五门精彩观摩课)
启动仪式上,北京市广渠门中学、广渠门中学附属花市小学教师以及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董宇轩、周金霖分别围绕《我有一个梦想》主题呈现了五节精彩的思政现场观摩课程。
(董晨、何建宇点评观摩课程)
北京市教科院基教研中心政治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董晨,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何建宇分别对课程进行了深度点评。他们在指出,观摩课凸显了思政课作为关键课程的核心价值,聚焦立德树人,突出价值引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指向核心素养的鲜明特点。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东城区教育系统签署合作协议)
大会现场,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东城区教育系统签署合作协议。
(东城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刘藻发布战略合作方案)
东城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刘藻发布战略合作方案。本次战略合作以“优势互补、短板突破”为思路,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为目标,将探索实施八项重点任务:联合开发党史学习教育课程、联合开展基础教育新课程研究、建立基础教育思政教师培训基地、开办党政正职综合素质提升研修班、探索定向在职博士培养试验项目、建立“大学中学衔接培养”共同体、联合开展优秀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建立综合类优秀人才引进机制。
(狄涛、汤钦飞为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颁发结业证书)
去年11月至12月,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系统携手打造清华马院研究生走进东城开展主题调研实践活动。在近半年的时间里,清华马院一批优秀的研究生走进东城实践活动基地学校,通过调研实践、跟班听课等方式完成了系列实践任务,会上为他们颁发了结业证书。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郭壮发言)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郭壮作为学生代表发言,他表示深入东城各中学开展实践,跟随一线思政教师进课堂,参与思政课教学全过程,进一步加深了自己对于中学思政课教学的特点、难点和规律的思考,希望能以己之长为中学思政课丰富教学资源,解决理论疑难,回应现实问题,助力思政课教学改革。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艾四林作“微报告”)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艾四林以“什么是一堂好的思政课?” “什么是大思政课?”“什么是时代新人的梦想?”三个问题为切入点,为现场师生上了一堂特殊而难忘的思政课。他指出,一堂好的思政课要发挥好老师的主导性作用,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要以学生为中心,讲出思政理论的魅力,讲出思政课堂的趣味,让学生感到可亲可敬、入脑入心;要把思政课同时代大势、社会大课堂、历史文化、现实问题和学生需要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内涵丰富、形式多样、覆盖面广的“大思政课”,才能更好地发挥铸魂育人作用,形成完整的思政教育;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接续奋斗、贡献力量。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狄涛讲话)
狄涛在讲话中向东城区教育系统与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展开战略合作表示祝贺。他指出,思政课改革创新要把牢课堂主阵地,着力发挥好教师队伍“主力军”、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不断提高思政课程建设水平;要抓好长效机制建设合作成果。充分发挥协同育人效应,从初期探索到长期坚持,从资源项目投入向制度机制固化转变,确保战略合作项目高效推进、早出成果;要倡导“微创新”点滴积累引领改革之路。充分认识思政课教学面临的重要机遇和现实挑战,以问题导向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循序渐进、稳步推进。
(东城区委副书记、统战部长汤钦飞讲话)
汤钦飞在讲话中感谢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对东城区教育系统的大力支持。他指出,无论是战略合作、教师队伍建设,还是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系统化推进都要做到务本求实,着力开展课程研究,使学生入脑入心,有所收获,培养更多人才,不断提升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也引导优秀大学生投身教育事业,实现合作共赢,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的质量建设,丰富和加强“三个一百”课程等资源建设工程,积极探索区域高质量思政教育课程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近年来,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围绕贯彻落实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开展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未来,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继续发挥学科优势,探索有选择、有指向、有目标地培养政治立场坚定、综合能力优秀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新路径,拓展加强校地合作、服务社会发展的新渠道,为思政课教学改革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不懈努力,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提升办学育人实效,向建党百年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