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研讨会成功举办
12 月 12 日,由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教育报》共同主办的“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研讨会”在清华大学举办。教育部社科司副司长宋凌云,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向波涛,中国教育报刊社党委书记、社长翟博出席会议并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开幕式由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艾四林主持。
向波涛致辞
向波涛指出,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要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方面走在前列,进一步认真学习领会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百年历程、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形成的历史经验,进一步深入研究阐释中国共产党坚持“两个结合”,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创新,进一步自觉践行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好全会精神“三进”工作,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研究宣传和人才培养各项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翟博致辞
翟博指出,全国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是意识形态工作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坚强阵地。本次研讨会对于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高校思政课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及《决议》精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具有重大意义。《中国教育报》一直致力于将中国教育报理论周刊打造和建设成为党和国家重大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宣传的高地,教育领域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阵地,舆论引导的重要旗帜,思想政治理论重大问题探索研究的平台,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理论成果发布的园地。我们将全面推进党的理论创新,不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助力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为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应有贡献。
宋凌云致辞
宋凌云强调,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和党的创新理论“三进”的主渠道。思政课战线要带头学习好、研究好、讲授好六中全会精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要讲清楚六中全会的重大意义、形成的重要思想成果和重大政治论断,讲清楚百年党史四个历史阶段的伟大成就,特别是新时代的原创性思想、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讲清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阐述新定位,讲清楚“两个确立”的历史依据、理论依据、实践依据、现实依据及重大意义,讲清楚新的历史决议是坚持正确党史观、树立大历史观的典范,讲清楚党的历史主动精神和伟大建党精神,讲清楚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和百年党史的历史经验。学习领会要全面准确,研究阐释要深入到位,转化融入要系统鲜活,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自信”,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担当时代重任的接班人。
艾四林主持开幕式
上午,北京大学顾海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靳诺教授、南开大学逄锦聚教授、清华大学吴潜涛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王炳林教授、武汉大学骆郁廷教授,东北师范大学杨晓慧教授、西南大学黄蓉生教授等 8 位专家学者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和《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等主题进行主旨发言,共同研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下午,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的 26 位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围绕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和历史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展开研讨。该阶段由中国教育报刊社副总编辑、中国教育报总编辑周飞主持。
周飞主持主旨发言环节
自上而下、自左至右依次为
仰海峰、王易、刘凤义、吴宏政、李冉、张士海、罗永宽、蔡文成、张润枝、洪晓楠、庞立生、顾红亮、胡大平、刘同舫、刘吕红、林进平、曹萍、燕连福、孙秀玲、王淑芹、杨仁忠、徐蓉、王刚、万美容、陈金龙、艾四林
本次会议以线上方式举办,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师生代表约3000 人线上参会,超万人在线观看过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