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钰潭
“未来教师”计划博士后
联系方式:
liu-yt@mail.tsinghua.edu.cn
教育背景:
2020年9月-2024年6月: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新闻传播学专业 文学博士
研究领域:
文化理论与传播,文化产业,媒体与思想政治教育
科研项目:
2025年“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资助
学术成果:
News Narration, Local Visibility and Public Life in Chinese Short Videos[J/OL]. Journalism practice, 2024, 18(8): 2108-2125.(第一作者)
母婴室中的青年母职实践、育儿建构与空间转译[J].中国青年研究,2022,(04):71-77.(第一作者)
“卖报小行家”:民国时期的报童考察[J].新闻记者,2022,(07):88-96.(独立作者)
跟导航:电子导航地图中介的日常世界与空间异质性[J].探索与争鸣,2022,(02):84-94+178.(独立作者)
“双碳”战略下文化产业绿色发展的面向与路径——数字治理的视角[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06):34-43.(第二作者)
记忆的弥散:延安纪念场馆中红色文化的空间生成[J].南京社会科学,2023,(07):142-150.(第二作者)
AIGC时代图书编辑知识生产角色的再确证:出版史视角[J].中国编辑,2023,(11):66-70.(第二作者)
“人类共同价值”视域下我国影视文化产业海外传播的实践升维[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3(03):61-69.(第二作者)
“沉浸”的核心要义与文化逻辑[J].南京社会科学,2022,(02):165-172.(第二作者)
去点评:消费平台对饮食体验的空间生产[J].青年记者,2022,(04):39-40.(独立作者)
全景画馆中红色基因的跨媒介叙事[J].江西社会科学,2021,41(06):96-103+255.(第二作者)
大熊猫是如何成为中国国家形象“代言”的——基于人民日报1949-2019年的报道分析[J].新闻与写作,2021,(02):36-44.(第二作者)
传递大学精神:高校创意录取通知书的视觉修辞呈现[J].青年记者,2020,(36):42-43.(独立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