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中午, “百年印‘像’——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因材施教’学生艺术创作作品展”在清华大学善斋开幕。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艾四林、副院长蔡乐苏、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李功强等出席开幕式并讲话,来自两院的教师和学生代表也先后发言。马克思主义学院和美术学院部分师生出席了开幕式。

(开幕仪式现场)
此次活动由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因材施教名师工作室和美术学院联合举办,展出了美术学院数百名本科生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学习,围绕中共党史、辛亥革命史和清华大学校史创作的近两百幅雕塑、绘画、书法、剪纸、陶瓷、染织、装潢设计、多媒体设计等艺术作品。

(学生作品之一)
马克思、思格斯、列宁、孙中山、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黄兴、革命女侠秋瑾、中共一大会址、南湖“红船”、南陈北李、中共一大代表群像、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教授之教授陈寅恪等等,一幅幅作品从艺术上看尽管还略显稚嫩,但毫无疑问每幅作品的作者都从各自不同的视角,将历史之“象”表现为艺术之“像”,生动形象地表达出当代青年学生对革命先烈的缅怀,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爱戴。通过举办此次活动,学生们显著加深了对校史校情、党史党情、国史国情的了解和认识,更加坚定了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学生作品之一)
近年来,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认真贯彻中央有关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在多年来行之有效的“研究型教学”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因材施教”教学新模式,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老师“要学生学”为学生自己要学,学生不仅耳到、眼到,而且手到、心到,让同学顺着自己的才情,主动内求地摩研,使每一份收获,都能融入自己的血脉,化成自己的感情和思想,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真正成为学生真心喜欢、终生受益、毕生难忘的精品课程。此次活动即是他们结合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清华大学建校一百周年,组织学生开展读“三史”(校史、党史、辛亥革命史)“因材施教”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得到广大同学的热烈响应,取得了良好效果。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